综合新闻


湘潭市2021年驻潭高校需地方支持项目(事项)清单

序号

项目(事项)内容

责任单位

承接市直单位

完成时限

完成进度

备注

1

加快推进培训中心和伏林大道建设

国内合作办

市交发集团

2022年

12月底前

(正在推进)

湘潭大学培训交流中心项目:

1.完成土地款、税收、手续等费用6276万元缴纳工作(累计已缴纳10180万元);

2.完成项目北地块场地清表及洗车平台浇筑;

3.完成项目北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和定稿工作。

伏林大道项目:正在积极地开展招商工作。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2

支持新征600亩地、湘潭大学校园内西聚线110KVA高压线落地

基建处

国网湘潭

供电公司

2022年

12月底前

(正在推进)

该项目因政府将伏林路建设延期,土建管廊无法出来,所以此项目电气线路下地也同步延期至2022年。


3

湘潭大学校内住宅小区的房子在第二次及以后的交易过程中,市房产交易部门能否先报备学校房产管理部门,再办理交易手续,形成联动办公

实资处

市自规局

2021年

12月底前

(已完成)

1、已办房产证未办土地分户证的,因土地仍登记在湘大名下,办理登记需湘大配合,湘大可以管控;

2、其他房地已经登记自然人名下的不动产受法律保护,登记机构无权限制,报备涉及当事人产权隐私问题,而且一旦申请转移登记资料齐全,登记机构就必须受理,受理后只要双方不申请撤回,登记机构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转移登记;

3、建议湘大通过物业部门管控。


4

请求同意湘潭大学按市属企业标准同等享受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政策

人事处

市住建局

2021年

12月底前

(已办结)

驻潭高校在内的我市用人单位人才在2019年9月9日—2021年9月8日期间依据原拓宽政策依然享受我市人才购房补贴。由于文件到期,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着手修订《莲城人才行动计划》,我局多次与人才办、人社局、财政局沟通,多次对实施办法进行修改。由于财政压力较大,今年人才专项资金预算进一步压减,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人才工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精神要求,新文件只将新引进到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企业和市属科研院所全职工作的相关人才纳入住房和租房补贴范围。文件解释请咨询市人才办。

根据《关于申报湘潭市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的通知》(潭住建联发〔2021〕3号)文件

5

支持湘潭大学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完善,增加健身路径

体教部

市文旅

广体局

2022年

12月底前

(已完成,待实施)

已和湘潭大学联系,达成约定,纳入到2022年全市全民健身器材解决名单,于2022年下半年安装一批健身路径。

1.主要增设地点:琴湖公寓、金翰林公寓、南苑公寓、北苑公寓;2.实施规划:在栋楼之间安装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

6

建议许广高速湘潭西出口连接线北移连接到伏林大道上,实现高速出口和伏林大道、二环线的连通

国内合作办

市交通

运输局

市发改委

市交发集团


(已办结)

因北移涉及跃进水库生态红线,市委市政府已原则同意南移方案,即收费站连接线接至西二环与杨梅洲大桥北引线交叉口。交发集团已委托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进场编制工可报告。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7

建议将附属学校与湘潭大学之间的道路进行拓宽,并将道路拓宽纳入挂牌条件。目前有一条道路直接连接湘大东门与附属学校,但是很窄。新修建的科教支二路出口在高岭路口,与湘大距离较远

国内合作办




市自规局

雨湖区




(已完成)

推动雨湖区政府、市自规局将附校与湘大东门之间的道路进行拓宽修整黑化

市自规局与湘大和大河西棚改公司对接,并到现场进行踏勘,大河西棚改公司对于科教支二路暂无修建计划。湘大表示如果不修建科教支二路,则希望政府对连接湘大东门与附属学校的现有道路进行修整。一是建议交警部门对道路两侧违停车辆进行整治;二是根据调查,湘潭技师学院北门现使用频率不高,主出入口已改在北二环处,由于北门过宽导致右侧道路过窄,影响车辆通行,建议将技师学院北门下坡处截弯取直。因湘大意向中的两条道路均不处于湘大附属实验学校地块内,不能作为挂牌条件。湘大对于道路拓宽整治的意向不属于我局职能职责,建议区委区政府组织技师学院、交警、交通、住建部门协调解决。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8

①支持湘潭大学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建设。

②支持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入驻大数据中心,注册成立一个民非的研究院和一个企业实体,请求市级层面协调组织管理团队负责企业管理和运营

科技处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市财政局

湘潭高新区


(持续推进)

1.7月22日,中国科学院彭练矛院士与湘潭高新区、市大数据中心签约落户湘潭高新区。后续我局将与湘潭高新区等责任单位一起,共同推进研究院建设。

2.12月22日签订湘潭高新区、湘潭大学、市大数据中心和湘潭智城科技公司四方合作共建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的协议,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揭牌成立,注册一民办非企业性质独立法人单位,并已在省民政厅完成预核名登记。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9

为缓解人才住房紧张局面,请求在学校周边修建或配建人才公寓,达到拎包入住条件

人事处

城发集团


(正在推进)

协调与推进市潭集团在学校周边开发高品质住宅小区解决学校人才用房的需求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10

①支持高校人才与湘潭市企业在湘潭市人才优惠政策方面同等对待。②给予学校新设立的4个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20万元/个的奖励支持

人事处

市委组织部


(已办结)

《关于申报湘潭市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的通知》(潭住建联发〔2021〕3号)文件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11

支持中天教师公寓和学校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将之纳入市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改善学校教职工居住环境

实资处

市住建局

雨湖区


(已完成)

根据学校诉求,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经与学校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政策宣讲,并初步形成了解决方案。将中天教师公寓中2005年前建成的小区和东坡村、南阳村、北斗村三个老旧小区纳入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下一步雨湖区将向省、市申请将已申报的计划调整支持湘大中天教师公寓和学校老旧小区改造。

迎春书记调研时提出的项目








湘潭市2021年地方需驻潭高校支持项目(事项)清单

序号

项目(事项)内容

提出市直单位

承接高校单位

完成时限

完成进度

备注

1

“共创美好生活湘潭行”驻潭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活动

市委

市人民

政府

市校地办

团委、双创、教务、科技

2021年年底前

(完成年度工作,持续推进)

学校制定了基地建设方案和需求清单,积极与地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认真盘点我校的优势专业与经验成熟的在潭社会实践活动,以学院为社会实践组织主体,结合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生成我校在潭十项社会实践集群,在青年志愿服务、党建党务与“青马”联合培养、红色旅游与红色育人、社区调解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与智库服务、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支教与“一校一社工”、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教学与岗位实习、协同研发与企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校地合作,引导湘大学子以服务湘潭而认知湘潭、认同湘潭和建设湘潭。



2

租车、公务用车、旅游、工会活动、党建、红色培训等

市交发

集团

各驻潭

高校

2021年

6月底前

(已完成)

湘大新生入学、各类大型活动等都租用交发集团用车。工程学院:学校迎新租车。


3

支持市人民政府、湘潭大学、京东三方共建湘潭市京东智能城市与大数据研究院建设。研究院致力于解决城市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问题,提高大型企业产能和业务效率。同时,研究院还将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推进城市计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推进该领域的产、学、研、管、用的一体化进程,助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湘潭社会经济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国内合作办、科技处、京东研究院

持续推进

(持续推进)

2021年6月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已开展以下工作:

1)组织开展访问学者招募工作。目前已招募2名访问学者至背景京东总部访问。

2)开放课题。目前已经完成了课题的发布、申报以及遴选等工作。

3)展开项目申请与研究工作,和湘大合作成功申报了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审判业务多系统协同与信息推荐技术研究”,该项已经立项。

2020年的项目清单中需持续推进的项目

4

支持湘潭市大数据产业促进会建设,协会将作为政府与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服务湘潭智慧城市建设,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管、用协同创新机制为手段,汇聚整合大数据和相关行业资源及优势,突出跨界融合,加强合作交流,打造贯穿创新链、应用链、产业链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协会将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驻潭高校与本地高端制造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升级方面深度融合。目前已推动吉利汽车形成行业大脑,作为高端制造业向其他领域辐射,并承接其他产业链的产业大脑生成

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

大学

湖南工程

学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持续推进

(持续推进)

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提供科研项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学科、专业相关数据,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项目。成立了湘潭市京东研究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政府和大型企业等机构,致力于解决城市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问题,推进城市计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推进该领域的产学研管用一体化进程,助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工程学院:已完成相关项目的征集和储备工作。

2020年的项目清单中需持续推进的项目

5

1.建立不同布置模式下动力锂电池组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获得最佳的电池布置结构和通风方案,研究多场协同作用下不同参数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2.进行电池产热机理分析,并进行电池温度和电池箱温度实验

市科技局

科技处

2022年

年底前

(正在推进)

学校组织学院科研团队(左青松副教授等)赴公司考察调研、对接交流,达成合作,共同开发。


6

智能化收银设备领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

市科技局

科技处

2021年

年底前

(已完成)

学校派出吴峻为科技特派员到金河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研发和服务工作,与公司于6月7日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根据项目主要服务内容要求,为提高公司在智能化收银设备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并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帮助公司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2021年4月14日到公司所在地湘潭市湘乡市虞唐镇实地考察,了解项目有关情况,并与公司进行对接交流,初步形成了服务方案。 按照湘潭市创新培育项目《智能POS一体式电子计重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技术要求,湘潭大学与湖南省金河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通过合作服务、技术支持,该项目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学校有关科技人员到公司围绕智能化收银设备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服务,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布局,形成智能化收银设备领域彼此联系、互相配套的专利集合,逐步实现后续产品进一步开发升级及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和高效转化运用,加快培育智能化收银设备领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7

支持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培训,开发应用软件,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市科技局

科技处

2021年

年底前

(已完成)

学校派出陈小告为湖南华必汇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与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公司的创新创业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服务。自2021年3月派驻到公司以来,已经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指导和协助公司申报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及项目,已帮助公司申报并获批省科技厅项目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获得了一定的财政经费支持。

2、参与了公司新员工的招聘以及基地建设培训工作。协助公司在湘潭大学及部分驻潭高校进行招聘宣传宣讲工作,帮助公司招聘本科及高职类员工10余人,并对公司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培训指导,大大节省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

3、每周到公司进行一次技术交流,协助并指导公司开发创新创业培训软件,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该项目所开发的创新创业培训平台已基本完成,它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基础,重点围绕湘潭优势产业链所研发建设的,它是集创新、创业、虚拟仿真于一体,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及先进的.net开发技术,平台兼容性强,功能齐全,有丰富且比较完备的功能模块,适合于各层次、各类别的创新创业者进行培训学习。目前已带动创业就业者18人,并已发表相关论文1篇,申请并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2021年11月12日,湘潭市下达了2021年校地融合专项资金的通知,本项目获得经费支持,进一步有力的推动了项目的实施和开展。


8

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场馆提供

市文旅

广体局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

大学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

12月底前

(已完成)

各类赛事、活动、疫情方舱等,学校为活动提供场馆场地。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学校师生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与湘潭市中心医院结对共建,开展了会e联心接力导诊志愿活动。117位学子在课余以小组为单位加入湘潭市中心医院志愿服务站,协助医院进行健康码核验、自助挂号、科室位置引导、化验单打印、门诊挂号信息录入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校地共建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9

年产1000套直流和5000套交流充电桩,及10座换电站项目

市工信局

科技处

2022年

6月底前

(正在推进)

学校组织科研团队(肖逸锋教授等),赴天易经开区与湘潭珺旭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接,开展合作和研发。


10

请湘潭大学牵头,由全市所有本科、高职和中职院校成立我市高校产教融合联盟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国内合作办、教务处

2021年

年底前

(已完成年度工作,2022持续推进)

开展了湘潭市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的筹备工作,起草了联盟组建工作建议方案、《联盟章程》、《联盟基本职能》等,11月5日前已提交给市教育局。

2021年度的校地融合联席会议上,湘潭市召开联盟组建筹备动员会,协商组建事项,协调各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准备工作、下一步将召开联盟成立大会,选举荣誉理事长、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